拉力試驗機在試驗開始前,需要將待測試的材料樣品固定在試驗機的兩個夾具之間。這些夾具設計得十分精巧,能夠確保樣品被牢固地握住,同時又不會對樣品造成損傷或影響其性能。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材料選擇,夾具可以適應不同形狀、尺寸和材質的試樣。當樣品安裝好后,加載系統會啟動。通常由電動馬達提供動力,經過減速機和傳動裝置的轉換,將對樣品施加軸向的拉伸載荷。這個過程是準確控制的,可以根據預設的參數來調整加載的速度、力度等,以模擬各種不同的受力情況。
在施加拉力的同時,測量系統中的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開始工作。力傳感器(如應變片式傳感器)能夠感知到樣品所受的力的大小,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;位移傳感器則負責監測樣品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變形量。這些信號會被傳輸到控制系統中進行處理和分析。內置的測控軟件可以自動檢測并計算試驗過程中的各種數據,如力、應力、位移、變形等結果,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定義計算公式,實現更靈活的數據處理。
基于胡克定律(彈性變形階段應力與應變成正比)以及材料的破壞理論,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,可以得到材料在拉伸過程中的關鍵力學性能指標,包括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、斷裂強度、彈性模量、伸長率等。這些指標能夠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材料的強度、韌性、延展性等特點,從而評估其是否符合特定的使用要求。
拉力試驗機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環境與安全要求
-開機順序規范:遵循“先主機后計算機”的原則,避免通訊初始化錯誤;每次開機后預熱5分鐘使系統穩定方可開展試驗;連續開關機間隔至少1分鐘以防止硬件沖擊。
-防護措施到位:操作人員應佩戴護目鏡等個人防護裝備,禁止在設備運行時觸碰移動部件。
2.操作細節把控
-避免超量程施力:嚴格按材料預估強度選擇負荷檔位,防止傳感器過載損壞。
-定期維護校驗:使用千分尺、卡尺等工具定期檢測夾具精度,并用標準砝碼標定負載單元;及時清理導軌灰塵以保證運動順暢性。
3.樣本管理要點
-標準化制樣:確保試樣加工符合國家標準(如GB/T規定的形狀公差),減少因制備缺陷導致的誤差。
-溫度濕度控制:對于敏感材料(如高分子聚合物),應在恒溫恒濕環境下進行測試以排除環境干擾因素。
4.應急處理機制
-緊急制動功能熟悉化:預先掌握急停按鈕位置及作用效果,以便在試樣斷裂飛濺時快速響應。
-故障代碼識別:記錄報警信息并參照說明書排查常見故障(如傳感器漂移、電機過熱)。